学院首页 本站首页 机构职能 高教研究所 政策法规 统计信息 发展规划 专家解读 通知公告 下载专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新闻主页>>发展规划>>正文

新余学院“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
发布人:本站 发布时间:2017-07-04 访问量: 次 新闻来源:本站原创

 

 

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江西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教育部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评估工作的意见》、《教育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中西部教育发展的指导意见》,以及江西省和新余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等文件精神,秉承《新余学院章程》及学校发展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基础与发展环境

(一)发展基础

“十二五”时期,是学校各项事业长足发展的重要时期。五年来,在上级主管部门的重视和支持下,经过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学校各项事业取得全面进步,综合实力得到较大提升,成功列为江西省首批转型发展试点高校。

——办学条件不断改善

学校多渠道筹措资金,生均拨款不断增长,获政府化债资金、地方高校发展专项资金4亿多元,学校债务总额大幅下降,债务结构得到优化。新校区后续工程建设得到积极推进,新增校舍17万平方米;现有校舍建筑面积40万平方米,校区功能不断完善。建有129个校内实验(实训)室,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8691万元,图书馆藏书140万册,电子文献资源丰富。数字化校园建设成效初显。学校现有的办学条件、较好地满足了学生的发展需求。

——办学规模较快发展。2015年底,有全日制在校生13371人,其中本科生5380人,专科生7991人,外国留学生119人。另有成人教育学生约4000人。

——学科专业得到优化。现有31个本科专业、36个专科专业,形成了工学为主导、文理为基础、新能源类专业为特色、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顺利通过新增学士学位授予单位评审。新能源类的“材料物理与化学”为江西省高校重点建设学科,有省级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试点专业2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3个,省级特色专业6个。

——教学改革成效显著。学校积极实施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创新工程,教学中心地位进一步巩固,教学管理制度不断完善,教学管理规范有序。不断创新和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完成了本科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大纲的修订工作。教育教学取得较大成果。荣获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获全省高校优秀教材一等奖1项。立项省级教改研究项目81项。有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4个,省级精品课程8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7门。5年来,我校学生在省级以上各类学科技能竞赛中,共获奖792项。立项大学生创新实践项目248项,其中国家级立项10项。2015年,毕业生年均就业率达84.42%,被评为2013—2015年全省高校就业工作评估优秀单位。

——科研水平和服务能力提升。学校完善了科研管理、激励、考评等制度,积极引导教师将科研向应用研究转移。五年来,共获批国家、省、市级科研项目280余项,其中国家级课题5项,省级以上课题130项;和政府、企事业单位签订横向课题5项。发表学术论文1980篇,其中核心期刊350篇,三大索引收录的论文155篇;获得专利授权180项,其中发明专利10项。组建了江西省高校硅材料重点实验室等3个,培育其为省级科研平台,与新余市共建了“国家光伏基础材料及应用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成立了“新能源研究所”、“中小城市发展研究中心”两个校级科研机构并运行良好,建设了“太阳电池硅材料协同创新中心”等四个校级协同创新中心。依托科研团队,为政府企业提供决策咨询和技术服务,为地方党委政府提供政策研究报告和咨询建议5份。

——师资队伍素质稳步提高。学校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出台了一系列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制度和举措,在分配制度、考核评先、培训进修等各项工作中,向教学科研第一线倾斜,向高层次、高水平人才倾斜,进一步优化了师资队伍结构、提升了教师整体素质水平。至2015年底有专任教师539人,其中教授67人、副教授141人,具有硕士以上学位教师333人(其中博士15人),“双师型”教师184人。聘请了国内外客座教授58人,外国专家7人;有省级教学团队4个,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省级学科带头人等国家、省、市级高层次人才94人。

——对外开放办学持续推进。学校坚持以开放促发展,多层次、多渠道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2014年6月倡议《新余学院合作发展联盟宣言》,2015年成为教育部-中兴通讯公司共建ICT产教融合创新基地首批合作高校,2015年3月成功加入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与行业标杆企业形成战略合作办学。与天津大学、中南大学、印度拉夫里科技大学、加拿大荷兰学院等境内外高校签订了合作协议。办学国际化取得突破,2013年获得了留学生教育资格,至2016年6月有来自印度、巴基斯坦、喀麦隆、坦桑尼亚等国的留学生142名。

“十二五”期间学校各项事业取得较快发展,这些都为“十三五”时期我校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是,我们清楚地认识到我校发展也存在着不少困难和问题,与建成特色鲜明高水平应用型本科院校目标尚有一定差距。一是学校进入转型发展期,思想观念的更新与体制机制的改革有待进一步跟上;二是学科专业特色有待进一步凝练,学科特色的支撑水平有待提升,专业特色群分步骤、有计划、重建设的力度有待加强;三是师资总体质量无法满足学校发展需要,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相对滞后,“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的总量不足;四是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发展空间有待进一步提升,高层次、标志性的教学科研成果有待突破,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五是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有待进一步深化,人才培养质量的事前、事中、事后监控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这些问题,必须引起我们高度重视并着力加以解决。

(二)发展环境

“十三五”时期,是国家实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重大战略布局的关键时期,也是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教育强国和人力资源强国行列的重要时期。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实施创新驱动发展、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促进中西部教育发展等重大举措,孕育着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巨大潜力。

    当前,我省正处于“发展升级、小康提速、绿色崛起、实干兴赣”的关键时期,未来五年,是我省与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后冲刺的五年,也是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五年,这对学校事业发展提出新期待。“十三五”时期,我省将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倍增计划,进一步培育壮大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型光电、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航空和先进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努力实现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倍增、龙头企业倍增、示范基地倍增。将实施创新驱动“5511”工程,大力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加快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局面。这为新余学院等校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新余市是国家新能源科技示范城、国家试点智慧城市、全国创业培训示范点城市。“十三五”时期,新余市将全面提高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绿色化水平,做强做优钢铁、新能源、光电信息、装备制造等支柱产业,改造提升苎麻纺织、化工建材、食品医药、电力能源等传统产业,着力推进实力新余、智慧新余、品质新余、美丽新余、活力新余、幸福新余建设。这为新余学院服务地方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若干意见》、《江西省教育厅关于在全省普通本科高校开展转型发展试点工作的通知》和《新余市人民政府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等重要文件的颁布,明晰了新余学院发展的历史使命和前行路径。

 

 二、指导思想、发展战略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紧紧围绕省委、市委加快发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提高办学质量为核心,以特色发展为主题,以改革和转型为重点,坚持“立足地方,面向全国,接轨国际,独具特色”的办学思路,大力实施转型发展、创新发展、特色发展战略,不断提升办学治校水平,为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本科院校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发展战略

转型发展。坚持“地方性、应用型、开放式、共享化”办学格局,适应地方产业转型升级和公共服务发展需要,紧密对接地方产业链、创新链和需求链,契合区域经济社会与产业发展对高水平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以“五大行动计划”为载体,加快推进学校建设成为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本科院校。

创新发展。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办学理念,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重点,以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和教学科研创新为主要路径,进一步打造创新发展平台、进一步突出创新发展人才培养水平,提高学校支撑地方科技进步、经济发展、社会管理和文化传承的创新能力。

特色发展。坚持“突出质量、特色引领、注重差异、集群发展”的办学特色,聚焦质量内涵建设主线,坚持特色引领发展,向改革先行要动力;坚持差异选择、分类指导,以差异发展聚活力;推动“五大专业群”发展对接地方优势特色产业,凝练专业群与产业群的特色融合之路。

 

三、发展目标

“十三五”时期学校发展总目标是:深入推进学校综合改革,全面推动学校内涵式发展,加快推进应用型本科院校建设步伐,积极探索和构建应用型本科教育体系,推进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创新创业教育, 2017年,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2020年,初步建成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本科院校。

具体目标如下:

    1.人才培养。稳定现有办学规模,努力扩大普通本科生招生,减少专科生招生,至2020年,全日制普通本科在校生为12000人。到2020年,本科专业达到40个以内;工科专业占全部专业的60%左右,工科学生数占普通在校生66.7%。重点建设与区域产业(行业)紧密对接的特色专业群5个,重点建设校级应用型课程100门。力争国家级本科教学工程项目、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有1-2项。新增省级本专科教学工程项目25项,新增省级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150项,新增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新增省级教学成果奖6项,新增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150项,新增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55项,新增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1个,学生获全国性学科与技能竞赛奖项100项,学生获专利100项。毕业生初次就业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毕业生创业率达到6%。 

    2.学科建设。重点培育3-5个学科,逐步形成与区域经济和产业布局紧密结合的学科体系,培养有较大影响力的学科带头人3-5名。到2020年,争取新增3-4个省级重点学科,国家级科研平台实现零的突破。新增校级重点(特色)学科4-6个。新增校级协同创新中心5个、省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1个。与行业企业对接,联合建立院士工作站。实现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的突破。本科专业江西省综合评价排名进入前50%的专业在5个以上,其中新能源类至少有2个专业排名进入全省前三名。

3.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产学研结合不断深化,社会服务持续深入,应用科研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到2020年,5年科研总经费达2000万元,横向科研经费所占比例逐年增加。新增国家级科研项目15项、省级科研项目200项、市级科研项目200项、横向研究项目50项。教师发表核心以上期刊论文500篇(其中收录SCI、EI、SSCI、A&HCI、CSCD、CSSCI等200篇以上),出版学术著作20部,授权专利180项(其中发明专利25项以上)。国家级科研成果奖有1-2项,新增省级科研创新平台4个(主持)、省级科研奖励5项,新增科研成果转化项目10项,新增为地方党委政府提供政策研究报告和咨询建议30份以上。

4.教师队伍建设。建立一支爱岗敬业、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教师队伍。到2020年,专任教师达到730人,生师比达到18:1以内。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人员达到100人,占专任教师的比例达到13%;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的教师比例达到75%。“双师双能型”教师占专任教师的比例达到60%;具有国(境)外留学、访学和进修培训经历教师达200人。新增省级高层次人才20人,新增国家级高层次人才2人,聘用行业企业高级技术与管理人员100人。

5.对外交流与合作。2020年,力争对外合作办学项目工作位居全省前列。新增与行业企业共建产业学院2个,新增中外合作办学项目3个;争取结成正式合作关系的国外高校、研究机构达到10所左右,力争合作办学项目的专业数新增1-3个,项目在校生数达到100人左右,争取开展6个重点专业的本科留学生教育,各类留学生人数累计达到300人以上;力争每年组织10%的本科生到海外交流学习;力争引进高层次“海归”人才10人,聘任外籍教师10名左右。

6.学校文化建设。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地方特色文化,丰富“求新、求实、求善”的校训内涵,挖掘推动学校发展的文化动力。确定和规范使用校徽、校旗、校歌,完善学校形象识别系统,树立良好的文化形象。积极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教育环境、人际环境、学术环境、生活环境、舆论环境、生态环境和校园环境,提升校园文化品位,努力建成符合时代要求、富含底蕴、特色鲜明的学校文化。

7.办学条件建设。合理配置办学资源,提高资产使用效益,完善校园基础设施,推进信息化校园建设,提高基本办学条件。到2020年,教学行政用房校舍面积达到45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超过1.7亿元,馆藏纸质图书170万册,当年到账总经费3亿元。

8.现代大学制度建设。按照建设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的要求,依照《新余学院章程》,依法完善内部治理结构,健全内部管理体制,力争在学校内部治理结构、人事与分配制度等方面改革取得突破,建立校院两级管理体制,不断完善目标管理与绩效考核制度。

 

四、主要举措

(一)实施“体制机制改革行动计划”

一是建立现代大学治理结构。按照“责权利”统一原则,坚持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强化服务育人意识,健全议事规则与决策程序,依法落实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使学术组织和行政机构各司其责。健全和落实教职工代表大会、学生代表大会制度,发挥群众团体作用,提高民主决策和民主管理水平。进一步调整优化二级学院设置,实行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扩大二级学院自主权,增强二级学院办学活力和自主发展能力。

二是建立行业企业深度参与的治理结构。建立有地方、行业和用人单位参与的董事会制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制度,成员中来自地方政府、行业、用人单位和其他合作方达到一定比例。支持行业、企业全方位全过程参与学校管理、专业建设、课程设置、人才培养和绩效评价。积极探索与行业企业、产业集聚区共建共管二级学院、专业群或专业,实现学校、地方、行业、企业深度合作的全覆盖。

三是完善章程配套制度体系。全面贯彻落实《新余学院章程》,加快推进以章程为引领的校内管理规章制度的改革工作,建立有利于落实和促进学校转型发展的配套制度,形成根本制度稳定、基本制度完备、具体制度配套的制度体系,为构建决策科学、执行高效、监督有力的内部权力运行机制提供制度支撑。

四是人事分配制度改革。以转型发展、合格评估、创新创业教育等重点目标任务考核和选拔干部。由人事部门牵头,二级学院和有关部门配合,不断完善二级学院和部门绩效考核办法。进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重实绩、重贡献,对关键岗位和有突出贡献的教师倾斜,重奖在双师双能型队伍建设、产教融合、特色专业群建设、应用型课程建设等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教师;打通实验室人员职称晋升通道。

(二)实施“特色学科建设行动计划”

实施“特色学科”建设工程,投入500万元用于特色学科的建设。

一是提升学科建设水平。围绕学科方向、学科团队、科研平台等要素加强特色学科建设。继续加大对新能源类省级重点学科的投入,力争成功申报新一批省重点学科,不断提升学科竞争力。实行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努力把学科优势转化为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服务社会的优势。

二是特色学科建设与专业硕士点培育有机结合。将专业硕士点培育融合到重点学科建设中,以专业硕士点培育为抓手,提升重点学科的发展水平。加大力度引进学科领军人才,拟在现有省重点学科引进拔尖高层次人才。采取激励措施,鼓励中青年教师出国进修、参加重点大学科研机构、国家开放实验室访学以及在职攻读博士学位,争取把特色学科团队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比例从40%提高到60%以上,建设一支学历层次高、知识结构合理、学术活力强的学科队伍。

(三)实施“特色专业群建设行动计划”

重点建设5个特色专业群:一是对接新余市的新能源、新材料支柱产业,为新余建设国家新能源科技城助力,为江西省新能源、新材料行业发展服务的面向新能源产业的新能源材料与工程专业群;二是对接新余市的钢铁支柱产业的面向钢铁冶金产业的装备制造类专业群;三是对接新余智慧城市建设、加快引进和培育光电信息等新兴产业所需的面向智慧城市建设的光电信息通信技术类专业群;四是为促进新余做大做强现代服务业所需的面向现代服务行业的经济管理类专业群;五是挖掘传承新余本土文化所需的面向文化产业的文化创意专业群等。推动专业群、人才培养链、人才培养规格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技术路线、产业集群发展需求相匹配。

实施“专业群”建设工程,投入2500万元用于五大专业群建设。按照重点突出、分步推进、注重实效的原则,依序重点建设三个特色专业群,即新能源材料与工程专业群、装备制造类专业群、光电信息通信技术类专业群,同步启动经济管理类专业群建设,逐步培育文化创意专业群,以此增强服务地方经济与文化发展需求。

(四)实施“教学质量提升行动计划”

优化人才培养方案。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基本定位,修订人才培养方案,以学生应用型能力为主线,科学确定专业培养目标,提高培养目标适切度;科学设置课程和教学环节,确保学生学习效果的达成度;实行学分选课制度,强化实践教学,增加实践环节学分,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比重。基本形成与办学定位相匹配、与人才培养目标相符合的人才培养方案。

    实施“应用型课程”质量建设工程,投入1000万建设100门应用型示范课程,打造应用型课程体系。围绕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积极探索“三个课堂”的有机结合,将第二课堂、第三课堂纳入整体实践教学体系。第一课堂(教学计划内开设的课堂教学)主要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和能力,第二课堂(教学计划外在校内开展的专业社团活动、学科竞赛等)主要培养学生的应用和创新能力,第三课堂(企业课堂)主要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深化教学内容和方法改革。努力使教学过程对接生产过程,积极推行基于实际应用的案例教学、项目教学和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专业课程运用真实任务、真实案例教学的覆盖率要达到100%,主干专业课程用人单位的参与率达到100%。

完善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设立教学质量评估与督导中心,对教学质量进行全方位的常态性的评估和督导。参照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学校能力和社会需求等,以学生学习成果为导向,制定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专业质量标准,开展专业合作评估,全面检查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状态,加强对工作薄弱环节的建设,使学校教学基本条件、教学管理规范、教学质量保障等方面指标全面达标。鼓励和支持相关专业积极参加国家或国际专业认证,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五)实施“人才队伍建设行动计划”

通过引进与培养等方式快速聚集一批有影响力的学科专业领军人才,使每个学院在所聚焦学科专业方向上,至少具有1-2位与本学科建设专业目标相适应的领军人才、3位以上的学科带头人、5位以上的学术骨干和高技能人才。处理好引进人才与学校现有人才的协同合作问题,形成队伍合力。

一是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投入5000万元专项经费用于推动博士紧缺人才引进工作,坚持引才与引智并举,刚性人才引进与柔性人才引进相结合,吸引和汇聚一批国内外著名学者和企事业创业创新人才到校任职、任教、讲学或开展实质性合作研究。

二是加大高层次人才和中青年教师培养力度。建立高层次人才和中青年教师培养机制,从现有教师队伍中遴选优秀学科学术带头人、骨干教师给予重点培养,在教科研项目申报、学术交流、海内外公派访学进修等方面予以倾斜,在国家及省、市级等各类人才选拔中给予优先推荐,促进合理的学术群体和梯队形成。

三是推动创新团队建设。以特色学科专业为依托,以优秀学科带头人为核心,以科技创新群体建设为目标,引进、组建和培养创新团队,形成有利于团队建设和发展的投入、评价及考核体系。对创新团队进行整体投入、整体评价和整体考核,大力倡导团队成员团结、协作、奉献精神,营造有序竞争的工作环境和创新的文化氛围,促进形成具有较强协作精神和攻坚能力的创新团队。

 投入100万元,实施“双师双能型”队伍建设工程。

一是“双师双能型”队伍建设工程。全面分析新余学院“双师双能型”队伍现状,科学设定“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的资格条件,深入拓宽“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的发展路径,建立有利于“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奖惩制度。

二是大力实施“双百工程”。每年选派100名教师进企业进行最少三个月的挂职锻炼、选聘100名企业人才进学校。以更灵活的机制、更高的标准,采取“借调”、“柔性引进”、“外聘兼职”等多种渠道和方式聘用一批企业高级工程师和高级管理者,充实教师队伍,形成一支结构合理的高水平专兼职教师队伍。

三是全面启动教师能力提升工程。设立教师发展中心,统筹规划、设计和组织教师培训,完善教师发展的规划、培训、评价与服务体系。设立教师发展基金,鼓励、支持青年教师到国内外一流高校和机构研修深造。建立青年教师职业导师制度,通过结对帮扶助力青年教师成长。建立教学资源共享平台和教师职业能力训练中心,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良好条件。弘扬先进教学学术理念和育人文化,通过积极开展教师培训、教学改革、研究交流、咨询服务等工作,促进教师发展,提升教师(尤其是中青年教师)的职业精神、师德修养、教育水平、教学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满足教师个性化、专业化发展和人才培养特色的需要,从而整体上提高我校教师队伍水平。

(六)实施“创新创业教育行动计划”

投入500万元用于“创新创业教育行动计划”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纳入人才培养体系,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以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为重点,以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主要路径,通过实施“四个进一步”,即进一步完善体制机制、进一步打造创新创业平台、进一步提高教师创新创业能力、进一步突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使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机结合,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一是进一步完善体制机制。围绕创新创业教育要求,完善学校创新创业组织架构,落实创新创业教育主体责任;完善创新创业实践活动相关配套管理制度,确保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运行;完善学籍管理制度;建立科学有效的考核评价,制订创新创业量化指标与综合评分办法。

二是进一步打造创新创业平台。打造创新创业基础平台,充分整合校内场地资源,支持产教融合中心打造成为国家和省级示范性创新创业基地;发展学校“互联网+”创新创业网络服务,引导学生识别创新创业机会、捕捉创业商机;加强大学生创业指导服务机构建设,做到“机构、人员、场地、经费”四到位,对自主创业学生实行持续帮扶、全程指导、一站式服务;按照“三个一”标准,即一个对外实践项目、一个创新创业团队、一个实践成果的基本要求,强化落实,建立校校、校企、校地、校所以及国际合作的开放办学新格局。

三是进一步提高教师创新创业能力。设立“科研创新人才奖”,奖励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项目咨询中做出突出贡献、创造经济效益的教师和创新团队,学校安排专项资金一次性给予奖励和有关政策支持;建立学校创新创业导师库,选聘知名科学家、创业成功者、企业家、风险投资人等各行各业优秀人才到学校担任创业导师;引导教师积极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改革,鼓励教师带领学生创新创业,并纳入教师个人绩效考核的奖励范畴。

四是进一步突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修订和完善人才培养方案,面向全校学生开发开设创业基础、研究方法、创业前沿、就业指导等方面的必修课和选修课,建设依次递进、有机衔接、科学合理的创新创业教育专门课程群;进一步加大创新实践学分的推行力度,完善创新实践学分积累和转换制度;以中兴通信、用友VBSE、中软国际等校企合作为样板,建立一批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创业示范基地、科技创业实习基地,实施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在创新基础上的创业能力;实施学生创业引领计划,力争每年引领50名学生创业。

(七)实施“产教融合发展行动计划”

一是提升以应用为驱动的创新能力。围绕江西省特别是新余市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以解决生产生活的实际问题为导向,密切围绕新余市需要加快发展的钢铁、新能源、光电信息、装备制造四大产业集群,广泛开展科技服务和应用性创新活动。加大应用性科研投入力度,鼓励科研成果转化,探索先进技术辐射扩散和产业化的途径。

二是推进校企合作发展,共建共享基础设施的合作机制。以“开放合作、共同投资、资源共享”为准则,共享学校与企业的先进技术设备与各类设施,引导学校与企业在信息资源、实验室、工程实训中心、加工检测设备等方面有效合作。发挥区域和行业技术中心作用,以协同创新为主要方式,加强新能源产业技术积累,促进新技术转化应用、参与企业技术创新,使学校成为区域特色产业和行业共性技术的研发中心和服务平台。

三是建立科研与教学融合的引导机制。申报科研课题鼓励学生参与,整个科研过程让更多的学生参与。科研成果以公开展示、学术讲座以及课堂教案等方式融入教学过程,为教学转型发展奠定科研支撑体系。增强图书情报服务能力,积极引导老师的学术研究方向从基础理论研究向应用性研究转移,通过科技开发服务、成果转化来切实提升学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和能力。

(八)实施“校园建设行动计划”

一是加强校园基础建设和民生工程建设。进一步完善新校区各项功能和配套工程,完成体育馆、理工楼后续工程、大学生活动中心等工程建设;注重环境美化,对校园及周边环境进行美化和景观改造;深化后勤社会化改革,进一步完善对全校零星维修、公共卫生、绿化、水电管理、教室管理和食堂管理等后勤服务社会化管理;重视民生工程,加快推进校园物流配送中心的投入使用。

二是提高校园智慧建设与应用水平。升级校园网带宽,推进校园无线网络建设,实现校园无线网络整合及全覆盖,保障校园网络正常运行;打造校园数据中心,建设信息化应用平台,构建全校统一的高性能云计算中心以及资源存储系统,进一步提高教学、科研和管理信息一体化水平;加强网络安全建设,按照二级或更高信息安全等级防护标准,建设校园网络安全防护系统。

(九)实施“学校文化建设行动计划”

一是锤炼大学精神,增强办学凝聚力。丰富“求新、求实、求善”的校训内涵,确定和规范使用校徽、校旗、校歌,丰富完善校园形象视觉识别系统,推出一批具有鲜明学校标识的公关、纪念及日用品,持续打造实时反映校史校情校貌的图文音视和三维虚拟产品,展示学校品牌价值,树立良好的文化形象。努力构建“诚信、包容、高尚、和谐”的校园文化,积极营造“教师有自信,学生有尊严”的和谐育人氛围,不断增强转型发展的价值认同和文化自觉。实施校风培育工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学习型党组织和学习型校园建设为抓手,以典型引路和榜样带动为依托,注重师德师风和教风学风的养成,着力营造崇尚知识、追求真理、勇于实践、自由探索的校园文化氛围。

二是塑造文化品牌,提升学校美誉度。实施精品活动工程,重点打造在全省、全国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应用技能竞赛、志愿服务、文艺惠民等校园文化品牌;结合学科专业特点,融合行业文化,打造“一院一品”特色学院文化。打造以反映师生创新创业为主题的文化长廊、文化展,建造与校园环境融合、突显地方韵味、反映师生校友情谊的文化园林和公共艺术品。实施媒体融合工程,深化大宣传格局建设,推动全校传统媒体与网络新媒体的融合发展,着力打造一组网络育人阵地、一支网络文化引领队伍、一批优秀网络文化作品,切实发挥网络在先进思想教育、师生互动交流和新闻传播中的作用。

三是拓展文化交流,扩大社会影响力。持续打造“真人图书馆”文化品牌,探索建设人文素养实训(培养)中心,营造阅读与品位人生的人文环境;实施“地方文化挖掘工程”,拓展对天工文化与抱石文化等地方文化研究、保护和开发,承担起文化传承功能;推进学校与地方文化的共建共享,提高学校在新余市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中的参与度。

(十)实施“合格评估评建行动计划”

一是落实评估责任。充分认识合格评估工作对学校深化综合改革、推进内涵建设的推动作用,统一思想,落实好责任。落实二级单位“一把手”负责制,“一把手”要担当起评估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职责,带头学习、带头领会合格评估的精神和内涵,以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投入到评估工作中。充分调动广大师生做好合格评估工作的积极性,做到人人关心、人人知晓、人人参与、人人担责。

二是完成合格评估核心任务。紧紧围绕本科教学合格评估标准和要求,在全面加强学校各项建设的同时,突出重点、抓住关键,着力提升学校办学质量和核心竞争力,为实现学校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本科院校目标奠定扎实基础。完善现有教学质量保障工作机制,构建具有学校特色的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推动学校师生形成对质量保障、质量监测和质量评估的文化自觉,逐步凝练出具有我校特色的质量文化。

 

五、保障措施

(一)组织保障

1.加强党的领导。必须坚持党的领导,牢牢掌握党对学校工作的领导权,使学校成为坚持党的领导的坚强阵地;牢牢掌握党对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导权,使学校始终成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坚强阵地。党委对学校工作实行全面领导,承担管党治党、办学治校主体责任,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保落实。加强校内基层党组织建设,提高基层领导班子和干部思想政治理论水平。

2.建立实施机制。各二级学院(单位)要认真学习和领会“十三五”规划的精神与要旨,结合自身的职能划分和实际情况,切实将“十三五”规划制订的目标、确定的任务,进一步细化为各二级学院、部门的工作计划并加以落实。全校所有教职员工要高度树立主人翁的意识,强化“规划落实,人人有责”的观念,以“十三五”规划来指导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

3.加强监督检查。十三五”规划要面向全校、全社会公开发布,在规划实施过程中要及时公布相关信息,各二级学院、部门和个人要主动接受在校学生、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及各民主党派的监督。鼓励各二级学院、部门和个人进行自我监督和相互监督。

(二)制度保障

1.坚持依法治校。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充分发挥教学指导委员会和学术委员会在教学管理、专业及课程建设和学科建设、学术评价、学术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进一步加强民主制度建设,完善校务公开制度。贯彻落实学校章程,依照章程规定管理学校,提高依法治校水平。

2.坚持民主治校。加快民主办学进程,积极推进校务公开。正确处理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之间的关系。建立和完善学术委员会制度,探索教授治学的有效途径,充分发挥教授在教学、学术研究和学校管理中的作用。坚持和完善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推进教代会代表提案工作机制,发挥民主监督作用。完善民主决策机制,广集众智,广纳群言,严格执行重大决策、重要干部任免奖惩、重大项目安排和大额度资金使用事项集体决策制度。

3.完善绩效考核制度。“十三五”规划制订的目标要转化为评价各二级学院、部门工作的重要指标,将目标的实现情况与集体、个人的评优评先晋级等直接挂钩。在“十三五”规划执行过程中,学校每年定期检查落实情况并加以调整和完善。对按时保质创优的二级学院、部门和责任人进行适度的物质和精神双重奖励。

(三)经费保障

1.拓展经费来源渠道。积极争取各类经费支持,多渠道争取办学经费。争取中央财政对地方高校的财政扶持,确保生均拨款标准不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加强学校自身资金的创收能力,积极争取和引进更多的校外资源,实现财政投入、社会筹措与学校自筹的多元投入方式。积极吸纳社会各方捐赠,逐步提高捐赠在办学经费中的比例,提高捐赠管理和经营水平,建立科学、规范的捐赠机制。通过吸纳社会资金和采取PPP模式,解决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鼓励有实力的企业通过设立奖学金等多种形式参与学校二级学院办学,为二级学院提供一定的经费支持。

2.提高办学经费使用效率。“节流开源”原则,保障规划目标任务建设的资金投入。根据总体规划和目标任务,健全节约激励机制,科学合理地使用资金和资源配置。通过深化内部改革,推进后勤等服务社会化等方式,降低学校运行成本。进一步深化财务改革,健全财务制度,规范财务管理,强化审计、监督工作,大力倡导厉行节约,加强办学成本核算,杜绝浪费。集中资金,统筹规划,明确重点建设领域,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实现内部财务收支动态平衡。

3.确保专项经费的使用生效。“十三五”期间,确保已经获批的各类国家级、省级、校级专项项目经费的使用生效,加强督导和管理,使专项经费及时发挥其作用和效果,有力促进学校办学条件的改善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附件1:

新余学院“十三五”期间主要发展指标

项目

主 要 指  标

2015年基数

2020年目标

指标类型

 

 

 

 

 

 

 

 

 

 

 

 

 

 

 

 

 

 

 

 

 

 

 

 

 

 

 

 

 

 

 

 

全日制在校本科生数(人)

5380

12000

发展性指标

本科专业数(个)

31

40

发展性指标

本科生数占全校在校生比例(%)

40%

(5380/13371)

100%

(12000/12000)

发展性指标

本科专业占全部专业比例(%)

46%

(31/67)

100%

(40/40)

约束性指标

工科本科专业占本科专业比例(%)

48%

(15/31)

60%

(24/40)

约束性指标

工科学生数占在校生比例(%)

49%

(6488)/13371

66.7%

(8000/12000)

发展性指标

继续教育学生数(人)

3960

(本科1189,专科2771)

1600

(本科1100,专科500)

发展性指标

在校留学生数(人)

119

300

发展性指标

赴境外高校交流学生数(人)

3

100

发展性指标

新增国家级本科教学工程项目(项)

0

1-2

约束性指标

新增省级本专科教学工程项目(项)

22

30

约束性指标

新增省级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项)

81

(“十二五”合计)

150

约束性指标

新增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个)

0

2

约束性指标

新增与行业企业共建产业学院(个)

2

1-2

发展性指标

新增中外合作办学项目

2

3

发展性指标

重点建设校级特色专业群(个)

4

5

约束性指标

重点建设校级应用型课程(门)

16

100

约束性指标

本科专业省综合评价排名进入前50%数(个)

尚未排名

5

(其中新能源类2个专业进入前三名)

发展性指标

本科专业全国综合评价排名进入前300位(个,中国校友会网排名)

0

1

(新能源类专业)

发展性指标

新增国家级教学成果奖(项)

0

1-2

发展性指标

新增省级教学成果奖(项)

4

6

约束性指标

新增全国性学生学科与技能竞赛奖项(项)

52

100

约束性指标

新增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项)

30

150

约束性指标

新增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项)

10

55

约束性指标

新增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个)

0

1

约束性指标

毕业生初次就业率(%)

85%

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约束性指标

毕业生创业率

0.21%

6%

约束性指标

学生获得专利(项)

18

100

约束性指标

 

 

 

 

 

 

 

 

 

 

 

 

 

 

新增省级重点(特色)学科(个)

1

3-4

约束性指标

新增校级重点(特色)学科(个)

4

4-6

约束性指标

专业硕士学位点(个)

0

1-2

发展性指标

新增校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个)

4

5

约束性指标

新增省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个)

0

1

发展性指标

教师在核心期刊以上发表论文数(篇)

350

500,其中SCI等200篇以上

发展性指标

新增学术专著(部)

15

20

发展性指标

新增政府政策研究报告和咨询建议(份)

5

30

约束性指标

新增教师专利(项)

180,

其中发明专利10项

180,

其中发明专利25项

约束性指标

新增国家级科研平台(个,含参与)

2(参与)

6

(主持1个以上)

约束性指标

新增省级科研创新平台(个,主持)

2

4

约束性指标

新增国家级科研项目(项)

5

15

约束性指标

新增省部级科研项目(项)

150

200

约束性指标

新增市级科研项目(项)

100

200

约束性指标

科研经费(五年累计,万元)

240

2000

发展性指标

新增横向研究项目(项)

5

50

约束性指标

新增学校层面签定的校地、校际、校企合作项目(项)

10

100

约束性指标

新增省级科研奖励(项)

2

5

约束性指标

新增科研成果转化项目(项)

0

10

约束性指标

 

 

 

 

 

 

 

 

 

 

专任教师(人)

539

730

约束性指标

生师比

23:1

13371/(539+兼职教师折合52)

18:1(包括留学生与继续教育学生)

13000/730

约束性指标

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人)

15

100

约束性指标

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比例(%)

3%

(15/539)

13.7%

约束性指标

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教师比例(%)

62%

(333/539)

75%

约束性指标

高级职称教师比例(%)

38%

(208/539)

45%

约束性指标

双师双能型教师数(人)

184

470

约束性指标

双师双能型教师占专任教师比例(%)

34%

(184/539)

64.4%

(470/730)

约束性指标

新增省级高层次人才 (人)

8

20

约束性指标

新增国家级高层次人才(人)

1

2

约束性指标

聘用行业企业高级技术与管理人员(人)

10

100

约束性指标

具有国(境)外留学、访学和进修培训经历教师(人)

20

200

约束性指标

教学仪器设备总值(亿元)

0.8691

1.7

约束性指标

新增校舍面积(万平米)

40

5

发展性指标

图书馆纸质藏书(万册)

140

168

约束性指标

生均纸质图书(册)

104

142

约束性指标

当年全年到帐总经费(亿元)

2

3

发展性指标

 

           (注:发展性指标是争取完成的指标,约束性指标是指必须完成的指标。)

 

 

 

附件2:

术语解释

    1.高水平:是新余学院办学的中长期目标、发展愿景,指新余学院教学科研水平上升到“国家级”和“同类院校一流”层面,力争“十三五”期间,获得若干个国家级教学科研奖项,并通过未来若干年的持续努力,学校综合实力进入同类型本科院校一流水平。标志着新余学院人才培养质量更进一步,达到一个更高水平的发展阶段。

    2.中国制造2025:2015年5月,国务院印发《中国制造2025》,这是中国政府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行动纲领。这一行动纲领提出,坚持“创新驱动、质量为先、绿色发展、结构优化、人才为本”的基本方针,坚持“市场主导、政府引导,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整体推进、重点突破,自主发展、开放合作”的基本原则,通过“三步走”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第一步,到2025年进入制造强国行列;第二步,到2035年中国制造业整体达到世界制造强国阵营中等水平;第三步,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综合实力进入世界制造强国前列。

    3.五大行动计划:2014年,新余学院启动转型发展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变过程,以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主要路径,通过实施五大行动计划,即体制机制改革行动计划、产教融合行动计划、双师型队伍建设行动计划、特色专业群建设行动计划、应用型课程建设行动计划,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水平,提高新余学院支撑地方产业升级、技术进步和社会管理创新的能力。

    4.创新驱动“5511” 工程:为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大力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加快形成大众创新创业局面,江西省人民政府2016年3月出台《江西省创新驱动“5511”工程实施意见》,提出,“十三五”期间,将围绕江西优势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新建50个国家级创新平台和载体,新增50个国家级创新人才和团队,实施100项重大科技专项,新增1000家高新技术企业。

    5.天工论坛:中国古代的科技巨著《天工开物》,由明朝宋应星著,成书于新余,书中记载的很多内容在新余尚有遗址、遗迹,已成为新余的文化标识和历史见证。2016年2月,新余学院开设学术交流平台“天工论坛”,持续聚焦应用型本科院校办学的研究与探讨。《天工开物》这一巨著所蕴含的智慧和精神,将在新余学院的天工论坛得以传承和弘扬。

    6.真人图书馆:是新余学院图书馆推出的系列育人活动,2014年3月开办第一期,已举办多期活动,邀请社会各界人士,在新余学院图书馆与大学生分享自己的生活、工作和阅读经历,与大学生就共同感兴趣的话题进行交流,形成一个互融、互通、互学、互爱的图书文化。该系列活动已形成品牌,并获得过教育部的表彰。

        
相关新闻:
江西教育网 江西省财政厅 江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国家财政部 国家发改委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新余学院发展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版权所有
地址:江西省新余市高新区阳光大道2666号新余学院行政楼202、203、204室|邮编:338004|办公电话:0790-6666182 0790-6666979